PUBG绝地求生险境突围错误代码/报错/黑屏/蓝屏问题解决办法
日期:2025-04-22 16:15:20
要说在《英雄无敌3》中最强的2级兵是哪个,肯定有一群玩家说是元素城的气元素和雷元素。的确,这两个单位的各项属性都相当地强力。然而,鉴于是元素生物的关系,末日审判和闪电系的攻击法术能够对它们造成双倍的杀伤,在这些魔法面前,它们显然会变得不堪一击了。
雷元素是游戏中唯一虚假宣称的兵种了
很多人都认为在气元素升级后,实力应该倍增。这实际上是一个天大的误会,固然雷元素相比气元素多出了远程杀伤的能力,还多了施放御气奇术的特技。但在制作组的设定下,它相比其他的2级兵的周产量是相当之低的。雷元素还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导致它都没有气元素好用,那就是在游戏说明中,它在近战攻击时伤害是杀伤不减的,而事实上,它的近战伤害则是减半的。此外,气元素和雷元素对土元素和石元素会造成双倍伤害,而雷元素施放的“御气奇术”是无法减免元素生物所造成的物理伤害的。
那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不升级比升级要强的2级兵:“气元素”。
气元素:如果生在其他种族,就是当之无愧的前期主力!
在游戏中,气元素属于拥有着7点速度属性的高速步兵,它本身的战术性可谓是十分优秀了。在一般的单格步兵中,4-6点的速度数值是常态,只有牛头王这样极为出色的兵种才具备8点的速度。
而拥有着高达7点的速度,就意味着气元素即便是一个步兵,也是拥有着相当优秀的移动能力和威胁范围的了。毕竟通常能够上到7点速度的单位以双格的骑兵为主,而在众多的飞兵之中,具备着7点的速度也是相当地罕见了。
再看一看气元素的属性,它有着9点的防御力,以及25点的生命值,其肉度已经超越了绝大部分的3级兵,还能有着3-5个的初始数量,可谓是十分地出色。想一想,本来气元素的单体素质就强过石像鬼、狮鹫、幽灵和毒蝇这一类兵种了,元素城英雄初始带着气元素的数量还丝毫不落下风,这么一看,完全可以吊打同样有着3-5个初始数量,且有着炮灰肉盾定位的石像鬼了。
气元素居然比升级后的雷元素要强?
像气元素这样的兵种,可以说作为一个超模的高速肉盾兵种已经再合适不过了。更令人元素城英雄喜出望外的是,气元素的输出属性也是相当地给力,可以说是到了逆天的水准。它有着9点的攻击力,2-8点的伤害,从单兵输出上来说就已经碾压了能够“一轮射击两次”的人族神射手,在2级兵中只比能够“连砍两刀”的恶狼骑士要差一些,除此以外,说它的单体输出水准能够超越所有3级兵都不为过。
倘若气元素是诞生于其他的种族中,那必然是前期中核心的核心。但不幸的是,在元素城这个人均超模的种族中,有着作为1级兵就能够“无损存活于战场上”的精灵,她的光芒完全掩盖了气元素的彪悍的实力。
甚至于,绝大多数的元素城玩家是必然会将精灵招满的,而气元素则地位完全不一样,很多玩家觉得就靠着英雄自带的那几个气元素就够了,甚至一些人觉得没有也无所谓。毕竟只有7点速度的气元素比1级兵精灵还“腿短”,以至于会拖累英雄行进的速度。当然,这种十分夸张的事情也只会发生在逆天的元素城里了。
《英雄无敌3》四大元素的拟人图
雷元素:如此奇葩的升级选项,升级后居然比升级前要弱?
虽说气元素在开荒时是妥妥的备胎,但它起码战斗力还是受到认可的,在打硬仗时无愧于一个十分靠谱的高速步兵。接下来,就不得不聊一聊气元素的升级版本:“雷元素”了。
在升级之后,雷元素的速度比没升级前多了1点,同时变成了远程攻击兵种。气元素本身的战斗素质就已经是很优秀了,升级之后,还变成了射手单位,理论上应该变得更加强力,但事实上,雷元素在元素城的定位是相当尴尬的。
首先,元素城一套战术下来,出火鸟的速度非常地快,甚至可以在第二周就能妥妥地造出几个火鸟出来。而游戏的前期扫扫野,完全可以凭借精灵的强势表现来攫取资源,怎么也轮不到雷元素来出场。
而要出雷元素,升级用到的水银和宝石这类的稀有资源反而会拖慢玩家出火鸟的速度,这就导致出雷元素成了一种近乎鸡肋的备用战术,甚至说在对战中,很少会见到有玩家在前期出雷元素的。
其次,要论实用性,雷元素不一定能比得上气元素。在游戏的说明中虽然明确地写道:“雷元素的近战杀伤不减”,但这纯属是虚假广告的宣传,在实战中,雷元素是完全没有这个能力的。
从说明中看得出来,雷元素表里不一的设定完全要程序员来背锅,但不管怎么说,事实上,雷元素被贴脸时近战伤害是一定会减半的。这个失误,加上元素城英雄普遍具有的进攻术,和少有的箭术配置,会使得在元素城英雄的带领下,相同数量的气元素的战场发挥要比雷元素要好得多!
雷元素的近战攻击实际上是减半的
雷元素的优点
虽然相比于气元素,雷元素的战力被远程兵种的设定而拖累,但它还是具备一些优势的,雷元素的优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元素城要是变成这样是好是坏呢?
雷元素的缺点
雷元素是一个十分奇葩的兵种,它在一些方面要比它未升级的版本“气元素“要垃圾,这就要讲一讲雷元素的缺点了,具体如下: